雖然不清楚趨勢內部組織調整的目標與原因,但身為一個軟體工程師,我是樂觀其成啦。
組織內本來就會有蠻多隱形的問題,就像 agile/scrum 的照妖鏡一樣,因為透明可以把許多協作上、價值流上的問題與瓶頸點凸顯出來,所以蠻多角色會感受到不舒服、不自在,感覺突然要面對的問題很多。
而這種組織方式,正可以發現那些擔心找不到人一起做專案/產品的,這不就在突顯有些人在團隊中合作上的問題嗎?
如果你是人才,又可以團隊合作,應該是大家搶著要跟你合作。至少由你去找其他人一起合作,人家也比較不會 say no.
不過如同我蠻多討論串中提及的,我本來就是傾向 Holacracy 的組織跟工作方式,一切自理,甚至盈虧自負,我能在公司的品牌、資源支持下,找到對公司有價值的商業目標,召集志同道合的夥伴,一起熱血開幹。可以不用燒自己的錢、又可以做有意義的事、又可以跟自己喜歡的同事共事,是我最想要的工作方式。
Holacracy 相關參考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467664836741473/posts/1664744780366800/?d=n
這就要順便呼應一下兩個 reference:
1. 工程師應該要養成提案的能力:https://dotblogs.com.tw/hatelove/2017/09/25/technical-proposal
2.商業思維的鍛鍊與實現,有興趣的朋友請洽 Gipi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或是加入 商業思維學院的社團,事實上工程師有這樣的思維,真的更是如虎添翼,因為更接近市場與使用者,考慮現況與限制,聽得懂老闆要的,也能讓老闆聽懂你想做的,而且因為這是大部分工程師的硬傷,你可能一輩子都追不上某些工程師的技術能力,但你可以擁有他不具備卻又很有價值的商業思維能力。